一望无际,在以前李泰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,直到被江南世家推出来后,见识到了这些大军后便明白了一些,当他以为这就已经是极限的时候。

眼前的七家大军以及太子带回来的人,又一次刷新了他的认知,这才叫无边无际,哪怕他站在这个小土坡上,一样看不到大军的尽头,和对方相比,他带的这些人只能说杯水车薪。

不过还好,他不是来和七家打的,听闻自己的大哥李承乾已经和七家合兵一处,那基本可以断定七家没反,不过还是要确定一下的。

“殿下,信使回来了。”

“嗯,让他过来吧。”

李泰看着将长安围的水泄不通的大军说道,说实话,他都觉得自己来这里简直就是多此一举,不过既然来了,那就还是要见一见李承乾的。

片刻后,信使来到李泰这里。

“小人见过殿下。”

“起来吧,此行你可曾见到太子?”

李泰直接问道,想看看自己大哥的反应。

“回殿下,见到了。”

“见到了?可曾有说什么?”

李泰眼睛一亮,联系上了就好,不然被李承乾误判当敌军打了那可就冤枉至极。

“太子没让小的带什么话,不过司徒崔大人倒是让小的带一封信给殿下。”

“姐夫?也是,如此大军,他们这些族长也是必然要到场的。把信拿来吧。”

点点头,李泰倒是很理解,别看七家大军声势浩大,可以说将看家本都拿了出来,族长什么的自然是要到场的,比如他手下的这些江南世家的家主,两百多个世家家主尽数在营中。

李泰接过信件,打开一看,瞳孔猛的收缩,上面的字迹居然不是自己姐夫的笔迹,毕竟他看崔少宇的书几本都是看的原本,对于对方的笔迹自然是清楚无比的。

可比起这个,李世民的飞白体才是他最清楚的笔迹,而这信,就是李世民的笔迹。

信件的内容不多,总结下来就是。

“我是你爹,速来见我。”

“......哈哈,姐夫啊姐夫,你还真是给了我一个大惊喜啊,也罢,是该去见一见父皇了。”

李泰哈哈大笑,几个月来就没这么开心过,想不到今日心情会突然变好这么多,既然父皇还在,那就去拜见一下,不管真假,他的生命都是有绝对保障的。

不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承乾还是自己的姐夫崔少宇,任何人都没有伤害他的理由,况且自己的岳父应该也在军中,稳的很。

“什么?殿下要让我等一起一起去敌军营中?还要所有家主一起去?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落秋中文【luoqiuzhongwen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大唐小说家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红楼:这庶子太听劝了

红楼:这庶子太听劝了

三吃糖豆
贾琂穿越红楼,成为贾家庶子。觉醒听劝系统,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,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。王夫人:“我就让他多抄佛经,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?”贾母:“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,要有一技之长,没让他发明曲辕犁,得圣上封赏啊!”贾赦:“我真是逗他玩儿啊,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,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,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。”贾珍:“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,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。”贾敬:
历史 连载 184万字
亮剑:团长你给我留点

亮剑:团长你给我留点

浮云里的风
李晋重生亮剑世界,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,并获得了战备系统,只要打鬼子,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。面对如此诱惑,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,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,当李云龙知道后,直接跑过来打劫。“团长
历史 连载 496万字
承汉

承汉

会翻书的笔
当群雄落幕之时,谁来传承强汉之风!207年冬,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。一樵夫突然冲出,众人误以为刺客。自此,匡扶汉室的大业中,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。又名:《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》、《开局刺杀刘备》
历史 连载 24万字
万亿军火之王

万亿军火之王

柯基丶
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,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“如何不让公司破产”。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,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,直奔“万亿销售额”而去的周正,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。待到一切尘埃落定,坐拥防务承包、军火销售、情报支持,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。自己最初的目标,好像也只是“混出人样”而已。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,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,
历史 连载 24万字
鹰派大佬

鹰派大佬

红色十月
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,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,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,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;在百姓眼中,他是一个英雄,在他领导之下,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……
历史 全本 434万字
崇祯重振大明

崇祯重振大明

凤凰北斗
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,重振大明朝的努力。以《崇祯长编》《崇祯实录》《酌中志》等为准,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。
历史 连载 138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