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穿越南宋当皇帝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落秋中文luoqiuzhongwen.com

“蓬蓬蓬!”

黑夜中的太原城,万籁俱寂,唯有东山山顶上,宋军的火炮声不断。炮弹越过城墙,飞往城中各处,实心球和开花弹都有,实心铁球飞往城中各处,开花弹则是多在东城炸开,有些开花弹爆炸引燃柴草,东城附近一些房屋着火,浓烟滚滚。

到了黎明时分,炮声渐歇,炮声也变得稀疏,偶尔响几下,已经没有那么穷凶极恶。看来宋军也觉得继续发炮没什么意思,等待天亮了再战。

五更已过,秋雾蒙纱,万物笼罩在一片晦暗不明中,除了几声偶然的炮响,天地似乎陷入了静寂。太原城北门悄悄大开,无数的蒙军蝗虫一样静悄悄鱼贯而出,他们人马无声,直到过了护城河,骑士才纷纷上马,步骑混杂,向北而去。

忽然间,太原城北,荒原之上,火光冲天而起,由东到西连绵数里,只留下汾水岸边一个不到两里的通道。无数的宋军在火光后呈现,他们大阵齐整,稳如磐石,一门门火炮蹲在地上,犹如张开嘴的猛兽,不知多少。

火光照耀之下,太原城北门外乱糟糟一团,从城门口到护城河外,尽是无边无际的蒙军,骑兵和步兵混杂,之间还有无数的百姓,他们神色惊惶,人头马头攒动,无边无际。

宋军!

汉军万户萧扎剌心头突突直跳,大声怒吼了起来。

“速速向北!冲过去!”

宋军来了个南北合围,只留下汾水岸边里许的空间。看来宋军也知道困兽犹斗,故意留一条通道。

萧扎剌吼声刚落,火光后的宋军大阵,惊天动地的火炮声响起,打破了黑夜的沉寂。

铁丸从夜空中飞来,纷纷砸入蒙军人马群中,原野上的蒙军瞬间惊叫着栽倒无数。火炮声不断,铁丸漫天飞舞,冰雹一般无休无止,原野上马嘶人叫,腥风血雨无处不在。

宋军大阵中,五六百门小炮一起开火,不断轰鸣,逃撤的蒙军步骑被笼罩在炮火里面,火炮狂吼,蒙军一波又一波倒下,荒原上,到处都是鲜血和尸体,到处都是拼命向西北逃窜的蒙军。

猝不及防,许多蒙军慌不择路,夺路而逃,蒙军的建制陷入混乱,狂潮一般的人马,向北乱糟糟卷去。

太原城东,东山之上,余玠举起千里镜,打量着太原城北的战场,暗暗遗憾。

宋军连夜绕过东山,直插太原城北,由于要翻山越岭,不能携带重炮,只能带上小炮,要不然,蒙军撤兵,没有多少能逃出生天。

但他也不打算拿骑兵冒险,天色未明,万骑冲击的危险系数太大。只要等天亮,才能使用骑兵冲击。

“炮车,推过去!”

余玠立刻下了军令。

“将军,南城门开了!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晋末长剑

晋末长剑

孤独麦客
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《两晋》诗中所写的那般:“三世深谋启帝基,可怜孀妇与孤儿。罪归成济皇天恨,戈犯明君万古悲。”西晋得国不正,犯了太多错误,继承了东汉、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。到了晋末,已经积重难返,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。但是“谁知高鼻能知数,竞向中原簸战旗”,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。自作孽,不可活。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,他所能做的是——先活下来。
历史 连载 464万字
苟在明末当宗室

苟在明末当宗室

夜深
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,俸禄克扣还要拖欠,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,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,乱世将至,躺平就是死,总得搏一搏吧?
历史 连载 257万字
临安不夜侯

临安不夜侯

月关
“杨沅请秦相赴死!”“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?”“莫须有!”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。本想重操旧业,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,却不想竟开疆拓土,并夏融金,弄潮天下,我为天子!
历史 连载 197万字
北齐怪谈

北齐怪谈

历史系之狼
天保十年,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,自弹自唱,伴奏曲响起,怪诞,荒唐,恐怖,绝望且痛苦。这一年,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,故事便开始了。
历史 连载 216万字
晚明海枭

晚明海枭

朱楼醉茶
明末什么最重要?钱财!有钱才能爆兵,有兵才能争霸。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,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,再殄灭建虏、扫清流寇,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。当然,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,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,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。商帮行会、市镇经济、侈丽风俗、市井文化……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,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。
历史 连载 42万字
三国之极品枭雄

三国之极品枭雄

浴火重生
东汉末年,烽火连天,群雄并起!试问天下谁主沉浮!曹?刘?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。躲宫计,夺凉州,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,城池、金银、美人、兵将尽收囊中!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?
历史 连载 286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