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秋中文【luoqiuzhongwen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剑尖上的国术》最新章节。
龙虎为开鹰熊为合!
鹰熊合演剑在初学的时候,也有一定的乐趣在里边,拗步熊形剑之后要扭身扭颈,鹰形剑才能劈的挥洒写意,在初学这路剑法的时候,我也曾走过一些弯路,在这个章节中,我就汇总其中的一些要点,将其罗列出来,留给喜爱这路剑法的诸君。
首先,形意剑法不能练的太快,这是初学必须遵循的道理,剑法慢下来,才有功夫考虑自己的呼吸,在行剑之中去找自己呼吸的转折,内家拳的气息是要直接连通到小腹的,呼吸要讲轻、细、绵、长、深,急匆匆的剑法就会造成气息不能贯穿于小腹,总是停留字啊檀中穴附近久练伤身,剑式慢了就能更有效的调整自己的气息,用麻将牌的说法叫“一气通贯”。
我看过一些武术比赛之类的表演,我发现很多武校的孩子,在打拳练剑收式动作完成之后,不住的大口喘气,这样的练习方法我个人觉得是有害的,在武术比赛中偶一为之还可以,但是如果自己在平时的打拳练剑之中,也不能很好的把控自己的呼吸,我觉得这样我们这个“武”就算是白练了,人体是一辆汽车,那么我们的呼吸就是汽车的气缸,人身体的能量要配合氧气才能充分燃烧,然后给身体提供动能,这个“进气门”老是把控不好,会影响我们身体这辆汽车的性能。
鹰熊剑的发力也是跟着呼吸走的,我在前面的章节中提到一个论点:“喘多大的气,使多大的劲!”,呼吸要与剑式绝妙的配合起来,在打拳练剑中的发力,不能超过呼吸的承载量,如果过了这个界限,就叫“努气发力”,久练会伤害自己的身体,因为内家拳剑是呼吸直达小腹的,时间长了小腹会随着剑式自然的“凹凸”,这个“凹凸”是有一定的力度的,小腹“凹凸”的力度,必须大于我们胳膊腿的发力,我个人以为,这也是内家不可或缺的一个大原则。保证这个原则的贯彻,也是我们必须做到的事情。
鹰熊合演剑其实只有两个剑式,虽然鹰熊合演剑这么短但是多短的一路剑法也是一首歌,一首完整的歌曲,为什么这么说呢?
因为剑法和歌曲有相似相近之处,一首歌曲唱下来,我们不能只是一个腔调发一个声音,那是“练声”而不是唱歌。同样的道理,鹰熊合演剑虽然短,但是它作为一套独立的剑术,就该有“抑扬顿挫”,就该有它自己的“韵律”,这个韵律如果1000人练剑的话,会有1000个韵律,你只有在鹰熊合演剑中找到了自己独有的“韵律”,我们才可以说,你学会了这路剑法,呵呵!这个不是说你只是学会了剑的形态,而是开始窥到了内家剑法的内涵,这时候我们才算站在了内家的门槛上。
初学的诸君先练习基本的剑式,在我们基本剑式比较纯熟以后,觉得自己的体力很富裕,能练很多遍的时候,我们不妨进行这样一个游戏。那就是在鹰熊合演剑中加大我们上步的步伐,这个步伐一加大,诸君就会发现,这个剑式消耗的体力就要大很多,呼吸也将更加的深邃,双手运剑的力量也会相应的加大,这一切都在不违反上述呼吸的大原则去练习,不能“努气发力”,把握这个原则练下去,我相信诸君会有收获。
我当年练习鹰熊合演剑的时候,还曾经在这个剑式中独创了一个练法,就是在出剑的时候,迈左步先出鹰形的劈剑,然后迈右步再出“拗步熊形剑”,当年父亲看到后,并不赞成这个练法,父亲要求先打好鹰熊剑的基础,然后再练习变形的式子,那时候初学只是觉得这样练习好玩而已,有一丝少年的叛逆心理,简单的剑法练多了就会产生腻烦,想把它变得好玩一些而已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》《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[无限]》《桃花山刘家修仙传》《变身齐天大圣,觉醒七十二变》【言趣阁】《预支未来,修出个人间武圣!》《破云》《伪装大佬那些年》《野火》《好莱坞的亿万富豪》
天才一秒记住【落秋中文】地址:luoqiuzhongwen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