轩辕凌霄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落秋中文luoqiuzhongwen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读书的孩子很少有人不知道干将莫邪的故事,古时候铸剑是个神圣的工作,我不是铁匠,不懂那些铸剑打磨之类的内里玄机,但是我在这个章节要讲述哦内容确与“铸剑”这个词有关,而且与我们自己的身体的有关联。
在前文我提到过“青龙剑”和“鹤翎剑”这两个词,从内家拳的学说讲开去,这个铸剑不是指我们去自己打铁炼制一柄宝剑,而是锻炼身体的代名词,《水浒传》中有个词句叫“打熬筋骨”,筋骨是需要“打熬”的,这个词真的很棒,其实古人练剑也是“打熬”锻打与熬炼这样才能铸就一把锋利的宝剑,我们的身体打拳练剑的过程其实也是个“打熬筋骨”的过程,和铸剑是万分的相似,因此我用了“铸剑与调身”这个章节名来阐述内里的要义。
当年父亲在打拳练剑之余,曾经教过一些小动作,当时我记得第一个练习的动作是“耸肩膀”,站一个高马步,两脚距离不要太大,这个马步我成为高马步,是因为站得比较高,双腿微微弯曲就可以了,膝盖不要超过脚尖,这样的马步站起来不累,唯一的要点是从百会到脊椎要竖直。在这个基础上频频的耸动自己的肩膀。
当时早我练习这个动作的时候,我以为只是简单的活动自己的肩膀,这样可以有助于拳剑的练习,但是做的次数多了,慢慢觉得懂身体的时候,呼吸慢慢的与之合拍,这个小动作对身体的锻炼让人觉得非常的舒服,因为这个舒服,所以坚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。
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,慢慢的增加了意念,在耸动肩膀的时候,把自己的意念沉到自己的尾闾处,这样在练习起来,果然有一种崭新的感觉,这种感觉很难用文字来形容,我现在认为最确切的话,就是在练习的时候觉得多了东西。加上了自己的意念,有了意守的
点,再动起来全身的感觉是不一样的。
后来父亲自己破解这个谜题,这个简单的耸肩膀的动作并不是那么简单,这是古书中的练法,在古代修道的书中
有一个说道,原文的意思是“意注尾闾,频耸双肩。”,这样可以充分的锻炼自己的脊椎。古人认为,人的脊椎不能节节贯串的原因是其间有痰,才造成人很多的力量和神通不能运使,在形意拳的谱书中,这些东西主要是在“周天”当中讲的。
紧搓谷道内中提,就是“形意周天诀”的第一句,在这个口诀中讲到了内家拳运用锻炼周天的方法,撒开二六连环锁,灵光一点吊在眉,有兴趣的诸君可以翻查一下这个拳诀,仔细的读读,对我们练习内家拳剑是很有好处的事情。
提肛耸肩的这些小方法,内家拳门把它整理在一起,作为很重要的传承保留了下来,这些小动作其实都在我们平时练习的拳剑中,在练习的时候千万不可以丢掉。在平时不练拳的时候,也能用这些小动作滋养自己的身体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野火》【笔记阁】《年代:我有一扇两界门》【笔趣阁】《1979黄金时代》《万人嫌假少爷重生后》《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》《我以神明为食》《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[刑侦]》【小蓝书】